【機關緬懷先烈心得體會一】
緬懷先輩的光輝事跡,繼承和發(fā)揚先輩的優(yōu)秀品格,就是要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信念堅定、對黨忠誠的崇高品質。習仲勛同志在陜北領導農民革命斗爭中,面對殘酷的斗爭和惡劣的環(huán)境,他始終同廣大勞苦大眾一道,堅定不移的同國民黨反動統(tǒng)治作斗爭,因參加進步活動,在國民黨陜西省監(jiān)獄仍然不忘革命斗爭,體現(xiàn)著一個共產黨員堅定地理想信念;因被人誣陷,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時間里,堅持“一輩子不整人”,在獄中堅持身體鍛煉,修身養(yǎng)性,以德明志,做好了隨時為黨和人民工作的準備,展示著他對黨忠誠的崇高品質。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,學習先烈事跡,就是要牢記黨的宗旨,盡職履責,忠于職守,轉變作風,真心為民,服務群眾;就是要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,始終忠誠于黨、忠誠于事業(yè)、忠誠于人民,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。
緬懷先輩的光輝事跡,繼承和發(fā)揚先輩的優(yōu)秀品格,就是要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解放、改革創(chuàng)新的精神風范。習仲勛同志在平反后,臨危受命主政要“先行一步”的廣東,當時人們剛剛從“十年浩劫”的文化大革命中走過來,又被“兩個凡是”禁錮著。他來到廣東后,深入基層調研,組織群眾開展“真理標準”大討論,活躍群眾思維,這正是他解放的具體體現(xiàn);面對中央的企盼,人們的渴望,他無視個人安危、大刀闊斧,大膽向中央提出改革的“路線圖”,為廣東的今天“殺出了一條血路”,今天的經(jīng)濟特區(qū)如此繁榮昌盛與他不斷地改革創(chuàng)新是分不來的。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,學習先烈事跡,就是要居安思危,順勢而上,勇于擔當,提高本領,堅持科學發(fā)展觀,不斷增強攻堅破難的能力;就是要大膽探索,勇于創(chuàng)新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凝聚和傳遞正能量。
緬懷先輩的光輝事跡,繼承和發(fā)揚先輩的優(yōu)秀品格,就是要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執(zhí)政為民、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懷。習仲勛同志不論在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還是抓經(jīng)濟建設年代,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,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,他看到陜北革命老區(qū)的人民因為缺衣少吃,他積極向周總理請示,給陜北農民調糧,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;在廣東期間,他看到當時因深圳和香港的經(jīng)濟條件差距太大的原因,不少人想偷渡過境,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廣東建設好,讓自己的人民不再為生活所迫而偷渡,這一切都體現(xiàn)著他的為民情懷。作為中國革命的老元勛,他對自己要求很嚴格,自己的子女從來也沒有沾上他的光,他教育子女要學會“孔融讓梨”、要學會“雪中送炭”,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農村去接受鍛煉都體現(xiàn)著他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操。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,學習先烈事跡,就是要牢固樹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,把實現(xiàn)好、維護好、發(fā)展好人民的利益作為我們工作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;就是要奉公守法,嚴于律己,自覺遵守中央的“八項規(guī)定”,模范執(zhí)行黨紀國法,把權力用于服務人民。
我們紀念習仲勛同志誕辰一百周年,就是要把他信念堅定、對黨忠誠的崇高品質,解放、改革創(chuàng)新的精神風范,執(zhí)政為民、廉潔奉公高尚情懷的精神發(fā)揚光大,運用到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去,用以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。
【機關緬懷先烈心得體會二】
從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中汲取
養(yǎng)分、汲取智慧、汲取力量,煥發(fā)“凝心聚力抓發(fā)展、廉潔為民抓發(fā)展”的內生動力,打開和事業(yè)的新境界。以革命精神為標桿,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。以紅色資源、紅色傳統(tǒng)、紅色基因為內容,借鑒我省紅色文化中蘊含的寶貴經(jīng)驗和創(chuàng)新精神,把局系統(tǒng)全面從嚴治黨各項工作引向深入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*多次提到要弘揚愚公精神,強調“立下愚公志、打好攻堅戰(zhàn)”。高度評價李保國為“太行山上的新愚公”,在他的身上,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光輝品質,詮釋了的愚公精神,尤其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大力弘揚。
弘揚“太行愚公”精神,做到持之以恒、久久為功。愚公精神之所以生生不息,源自于其矢志不移、子孫相繼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內涵。李保國同志35年如一日,深深扎根太行山上,用自己一生的知識和汗水,默默無聞,至死不渝,帶領大山群眾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。他的這種韌勁充分詮釋了愚公精神的核心。當前,我們正處于全面實施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的開局之年,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。前景令人鼓舞、催人奮進,但實現(xiàn)的過程既不會順風順水,更不可能一蹴而就,亟須我們繼續(xù)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,以及持之以恒、久久為功的韌勁,像李保國那樣,“立下愚公志”,一步一個腳印,踏石留痕,堅持到底,一定能夠取得成功。
弘揚“太行愚公”精神,做到迎難而上、主動擔當。愚公精神之所以激勵人心,源自于其不怕困難、敢于擔當、勇于作為的精神內涵。李保國說過:“這輩子最過癮的是干兩件事:一是把我變成農民,二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我。”這是一名共產黨員、一名知識分子的擔當,也是他扎根山區(qū)30多年堅守的信念。他理解農民、熱愛農民、幫助農民,明知千難萬險卻義無反顧,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仍不改初衷,終于改變了窮山溝里農民的命運。要像李保國那樣,繼續(xù)弘揚愚公精神,面對新時期改革發(fā)展的艱巨任務,要有黨員干部應有的責任擔當,敢于啃硬骨頭,敢于涉險灘,敢于直面矛盾、迎接挑戰(zhàn)、破解難題,才能邁過艱難險阻,贏得更加美好的發(fā)展前景。
弘揚“太行愚公”精神,做到大智若愚、團結奮進。愚公精神之所以催人奮進,源自于其自我解困、堅忍不拔、團結合作、克難奮進的精神內涵。有一種人,有著大智慧、大勇氣,卻甘愿在平凡中默默無聞。李保國就這這樣的人,他把真情和熱血奉獻給了太行山,把科技帶給了農民,農民的素質提高了,千萬的農民在他的指導下變成了專家,他推廣技術36項,幫助農民增收28億元,帶領大山農村脫貧致富。弘揚愚公精神并不是叫我們遇到問題就去“硬拼蠻干”,而是要認真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,用知識改變命運,用創(chuàng)新推動發(fā)展,團結一致形成改革發(fā)展新合力。要把新愚公精神與當前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(zhàn)結合起來,與加大科技創(chuàng)新力度、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踐結合起來,更好地促進經(jīng)濟社會持續(xù)健康發(fā)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