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(一)
由中央紀委宣傳部、中央電視臺聯(lián)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《永遠在路上》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每晚8點首播。專題片既列舉了多個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,蘇榮、周本順、李春城等案件當事人現(xiàn)身說法,進行深刻剖析和懺悔,又針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點評和分析,警示教育黨員領導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(guī)矩。
中紀委攜手央視,于晚間黃金時間聯(lián)袂打造*腐倡廉紀錄片——《永遠在路上》。曾居廟堂之高的白恩培、周本順、李春城三只重量級“大老虎”接受采訪,在鏡頭前為自己所犯罪行深切懺悔,情至深處禁不住老淚縱橫。其中給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身陷囹圄的“衰老”,聯(lián)想起昔日的位高權重、意氣風發(fā),真可謂“人生如戲,戲如人生”。
在學校的安排下,全體教師觀看了《永遠在路上》紀錄片,深深的被觸動。
反腐沒有休止符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。黨風廉政專題片的播出,明確透露出*對反腐敗一抓到底的決心和信心,斷然打消在貪腐問題上動搖的僥幸心理。再考慮到該專題片播放的時間,是從10月17日開始到25日結束,恰好十八屆六中全會檔期是24日至27日,全會主題便是研究全面“從嚴治黨”大課題。不難揣測,《永遠在路上》反腐紀錄片是在為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造勢,也等于為制定新形勢下黨內(nèi)政治生活若干準則提前預熱。
紀錄片首集便火力全開,直接曝光落馬官員的貪腐猛料。墮落方式雖各有不同,但理想信念缺失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師。中紀委推出《永遠在路上》黨風廉政紀錄片絕非讓廣大領導干部干巴巴地當個“看客”,真正觸及廣大干部內(nèi)心的靈魂才是應有之義?粗@些落馬高官,哪一個曾不是叱詫風云,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?但他們因攀比心態(tài)、僥幸心理,信念動搖了,禁不住誘惑,耐不了寂寞,最終卻身陷囹圄而自身難保。真應了孔尚任《桃花扇》中那段話“眼看他起朱樓,眼看他宴賓客,眼看他樓塌了!”每一名公務人員在入職前和升職前有必要切切實實把自己擺進去,真切去感受、去思考貪腐后落馬的凄楚境地,真正從心底根治“不敢腐”的恐懼感。
腐敗是高壓線,*刮骨療毒的勇氣不可小覷。希望領導干部不僅看懂*的良苦用心,更應以身作則、身體力行,絕不成為下一個倒在貪腐高壓線的官員。最后借用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一段話與君共勉,“爾等更當觸目驚心,如再觀望遷延,以身試法,則是孽由自作,死有余辜,毋謂言之不早也。”
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(二)
近日,區(qū)局組織黨員干部觀看了電視反腐專題片八集專題片《永遠在路上》,展現(xiàn)了中央堅決整肅"四風",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,展現(xiàn)了各級黨委落實中央決策部署,嚴格監(jiān)督執(zhí)紀的堅決行動,展現(xiàn)了中央八項規(guī)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進、社風民風轉(zhuǎn)變的重大成果。下面談談我觀看《永遠在路上》后的心得體會:
一、一定要加強學習,正確的樹立自己的人生觀,價值觀。在物質(zhì)利益和享受面前要穩(wěn)得住,不能有絲毫的動搖,要有平淡心態(tài)。通過觀看《永遠在路上》列舉的貪官違法和犯罪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,他們的犯罪也是一天一天開始的,由接受小恩小惠到接受大筆禮金,由開始的心驚膽戰(zhàn)到后
二、堅定信念,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時時不忘“廉”字。作為一名基層國稅的領導干部,每天都和納稅人打交道,一定要同他們保持好距離,同他們不發(fā)生任何形式的經(jīng)濟往來,在日常的工作中就要按制度辦事、按規(guī)矩辦事,不能有任何形式的私心雜念。常言道“法網(wǎng)恢恢,疏而不漏”,在當前市場經(jīng)濟形勢下,只有堅定廉潔信念,提高自我的約束能力,提高自己的反腐能力,經(jīng)得起誘惑,才能經(jīng)得起考驗。
三、防微杜漸,從小事做起?v觀犯罪分子淪為階下囚的全過程,他們的變質(zhì)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由小到大,由量變到質(zhì)變,這就要求自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從小節(jié)抓起,“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&rdqu
四、要筑牢自己工作中的防腐防線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要以反面典型為鏡鑒,牢固樹立道德防線,耐得住艱苦,管得住小節(jié),擋得住誘惑。要時刻用反面典型警醒自己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”。自由人與階下囚只有一步之遙,我們每一名國稅干部人員都應自覺繃緊廉政建設這根弦,做到居安思危,常思貪欲之害、常懷律己之心,自覺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侵襲和誘惑。